■ 记者 徐蓓 通讯员 景茂圣 丁星羽 吉功明
“就地化解矛盾,确保小事不出村(社区)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,我们要以解决问题的高效来化解矛盾,赢得群众的信赖。”曲塘镇政法委员成存孝说。
曲塘镇位于海安西部,是“南通西大门”、全国重点镇、全国文明镇、国家卫生镇,现有常驻人口10万余人、企业400余家。在大力推动曲塘高质量发展进程中,越来越多的人到曲塘务工、兴办企业,新的矛盾纠纷也随之而来。为了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新考验,曲塘镇立足辖区实际,以人为本,以法为纲,弹好“三部曲”,积极唱好矛盾化解“和谐戏”,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,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防线、贡献法治力量。
弹好“前奏曲”
“大铁网” 下好纠纷排查先手棋
“本村某组某号家中疑似有矛盾,一名男子情绪激动。”2020年6月,曲塘镇某村网格员在日常走访过程中排查到一起纠纷线索,当场通过全要素网格通上报至曲塘镇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,指挥中心随即将此事件派发到镇调委会,镇调委会收到消息后,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、村委会共同赶赴现场进行稳控,通过耐心劝导,一场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。
大数据精准导航,“铁脚板”跑得更高效。2020年以来,曲塘镇全面推行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”工作模式,网格员们用一双双“铁脚板”走进庭间院落、走到田间地头,依靠大数据、网格化的治理优势,串起了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,确保纠纷排查见底、隐患发现及时,为后续的化解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弹好“合奏曲”
“大联动” 打好纠纷研判组合拳
“根据排查,司法所目前掌握一起欠薪纠纷,正在为农民工集中办理法律援助。”“工办走访企业,了解到一家企业因股东正在协商分立公司,未发放工人工资,待将公司资产核实清楚后,再将工人工资发放到位。”“人社所排查出一起欠薪纠纷,涉及40余人,拟会同司法所帮助农民工合法维权”……在曲塘镇欠薪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上,司法所、工办、人社所等相关部门就各自排查出的欠薪纠纷进行集中梳理,共同商讨制定化解方案,绝不让农民工的汗水白流。
为了切实提高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,让隐患消除、让群众满意,曲塘镇坚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,注重发挥部门协作在矛盾化解中的中坚力量。司法所牵头,积极联系派出所、信访办、土管所等相关部门,常态化开展专项排查、分析研判、多元联动,优化工作质效,严防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出现“单打独斗”的不利局面。
弹好“化解曲”
“大创新” 练好纠纷化解硬功夫
“当初我婚房都准备好了,结果她一声不吭就走了,我就是想她跟我回去过日子!”“我们没有结婚,去留我自己做主。”近日,曲塘镇人民调解委员受理了杨某与王某的情感纠纷,调解程序正式开始后,双方便吵得不可开交。杨某与王某本是情侣,王某不辞而别来到曲塘务工,杨某紧追不舍,影响了王某的正常生活。
“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《民法典》中明确规定了婚姻自主权,保障人民婚姻自由的权利。”调解员向杨某和王某明确了此次调解的基调,但双方仍不能和解。眼看双方欲再起口角,调解员另辟蹊径,让他们分别说一说恋爱时的事情。在调解员的引导下,杨某和王某情绪渐缓,并最终解开了心结。
“在调解纠纷过程中,胡搅蛮缠、不讲道理者时有出现,针对这种情况,调解人员必须拿出法律法规这把利器,明确告知过错当事人的行为已触犯法律以及产生的后果,把不能触碰法律底线贯穿于调解全过程。”曲塘司法所负责人说,“化解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,在开展调解工作时注意情法并重、刚柔并济。”
近年来,曲塘镇围绕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的工作目标,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全力推动“枫桥经验”在曲塘落地生根。据统计,自2020年以来,曲塘镇共化解重大疑难纠纷11件,涉及金额达621.88万元,防止民转刑纠纷1件,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,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。